【上海闵行】莘庄工业区:25年成长为宜居宜业宜创之地
弹指一挥间,25年且短且长,对于一个人而言,25岁,正值青春;对于一个园区而言,25年,正是盛年...
弹指一挥间,25年且短且长,对于一个人而言,25岁,正值青春;对于一个园区而言,25年,正是盛年。

1995年,上海申莘工业区与上海莘北工业区合并成立莘庄工业区。25年间,莘庄工业区实现了从“乡村农田”到“现代化产业园区”的变迁、从“学习借鉴”到“品牌输出”的跨越、从“传统制造”到“智造融合”的转型、从“现代工业区”到“绿色生态城”的蝶变,曾经的“规划图”已变成美丽的“实景图”。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莘庄工业区危中求机、逆势上扬。2019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910亿元,财政总收入136.27亿元。在上海市开发区协会组织的上海市开发区综合评价中,已连续2年(2018、2019)在全市开发区中综合发展指数排名第三。
25岁的莘庄工业区,已度过了建设期和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创新转型、提质增效、精耕细作成为了新的历史使命,但“发展先进制造业”依旧是不变的初心与使命。
5 + 1产业格局,知名企业纷纷落户
历经工业区,因企业而生,因企业而兴。历经25年的发展,园区集聚了一大批龙头和优质企业。在落户的1615家企业中,外资企业达550家,其中地区总部18家,研发中心92家,世界500强企业52家,投资1000万美元的项目127家。雅诗兰黛,大金空调,三菱,上海电气,中国航天,中船重工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都选择落户于此。

大金中国上海生产基地
大金空调可以说是伴随园区成长,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上世纪90年代,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让大金怦然心动,1995年,大金选择落户莘庄工业区,也正式开启了中国市场新征程。对大金而言,莘庄工业区就是“福地”,在这里,大金建立起了完整的产业链,并成长为集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专业空调企业。
25年筚路蓝缕,园区管理者们以极大的战略耐心培育出独具特色的“5+1”产业格局:机械及汽车零部件、重大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及精细化工、生物医药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度达到80%。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随着一批世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分拨配送中心的入驻,这一领域的产业也将充满活力。
而从地域上看,莘庄工业区也已基本形成各具特色的五大板块,其中:西区是智慧科创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东区正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后工业智慧走廊及产业升级示范区”,中部是功能形象展示带,南部是新型现代产业综合区,以及南北两个生活服务配套区。
值得一提的是,西区加横沙河两岸3平方公里地块已初步建成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同时带动7.22平方公里老产业地块的整体转型。
厚植创新基因,创新转型成果初显
“园区还可以发展得更好”,对于莘庄工业区,很多人有着更美好的期许,前些年,“一区多园”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交到了工业区手上。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创新热潮,我国发展转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以及科创中心的建设目标,都成了摆在园区面前的全新命题。
如何“答题”,园区目标明晰:坚持科技创新引领,致力打造科技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体系,激发区域内创新创业活力。

据统计,园区目前共有高新企业191家,科技小巨人企业41家,研发机构23家,院士专家工作站4家,区产学研22个。建立了国家新兴创业服务中心,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上海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建设了大张江知识产权,科技中介,人才服务,科技融资平台等。
创新资源加速集聚,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园区新生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数十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成功投入了国家重大基础科研项目,在国防973,国家基本资料等方面均实现重大突破。载人航天工程,登月工程,北斗导航工程等重大项目中,也都有园区企业的参与。
通过平台建设,资源集聚,政策倾斜和精准服务,全力支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今年8月20日,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成为闵行今年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
优化营商环境,做好“企业大管家”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园区规模,优化营商环境绝不是贪图一时之效的权宜之计,而是后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关键抓手和核心竞争力。
推出“ 2 + X”的模式,即由招商引资部和企业服务部负责,下设8个招商平台,以大平台公转,小平台自转的方式进行招商;探索形成具有园区特色的“四大平台”和“三个直通车”服务模式;对全市190项个人社保业务实现一网通办;纳入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提倡保姆式服务;组织开展“企业家沙龙”,“高端人才论坛”等各类交流活动……

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公司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城市某些很难找到合适的厂房,而为了保证每年的研发投入,公司基建投入甚少。正当为难之际,园区针对拓朴难题推出了“硬”核”服务,在光华路888号划出39亩土地,花费资金20亿多元,由此定制建造了15350平方米的高标准重装厂房,配套完善了周边的基础设施。2019年7月,拓璞直接“拎包入住”。
持续重建系统性,精细化,全流程的企业服务体系,莘庄工业区已转变为园区规模发展的立身之本和战略转型。
今年10月21日,全市首个通过挂牌方式取得的“先租后让”工业用地项目-莘庄工业区工-274号“先租后让”试点地块顺利摘牌并通过《租赁合同》,园区试水的产业用地供给新模式,既有效降低了企业前期土地取得成本,又大幅延长了租赁企业的投产时间,为企业争取了资金的缓冲期。
宜居宜业宜创,一个有灵魂的工业区
提到工业区,很多人想到的只是“生产”,而对于莘庄工业区来说,近10万产业大军,6万余居民的生活同样是“头等大事”,只有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才能行稳致远。
去年,七宝中学附属鑫都实验中学正式建成,取代了园区“中学”的空白;医疗方面,明年,一个全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将建成,方便周边居民和企业员工就医;文体资源配套也愈加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阵地,市民修身基地等,串联起了便民惠民的“ 15分钟服务圈”。

经济,“硬实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文化软实力的需求增加迫切。。,莘庄工业区紧抓软实力建设,将文化品牌建设整合园区发展血脉。
2012年8月,莘庄工业区正式发布代表园区文化发展方向的《文化纲领》,明确了“共融共赢,精进创新”的价值理念,“引领绿色智造,实现产城融合”的使命,并聘请文化名人成立“智囊团”,为园区文化建设“坐堂把脉”。
园区成功举办了工业文化周,文化嘉年华等特色品牌活动,形成了“印象·大家说”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项目,文化正以润物无声地方式滋养着校园,也让园区人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的确,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目前,园区“十四五”规划蓝图已基本绘就,正加速勾勒园区未来的模样:努力打造成“技术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建设成为开放创新,智能绿色,一流的制造主体,高品质生活配套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现代化产业社区。
25岁的莘庄工业区正值青春,未来可期。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